寒冬添暖意 法槌顯溫情 案結情系當事人 法官上門送案款
金山網訊 “楊法官,這大冷天的,我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!”老人顫抖著手數完來之不易的1萬元現金,望著沉甸甸的大米和食用油,激動地不知道說什么好。
這一幕發(fā)生在一起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家中。孫剛身體殘疾,無法自理,只能靠年近七旬的老母照料,生活非常艱難。1月24日,鎮(zhèn)江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法院丁卯法庭楊柳法官趕到當事人孫剛家中,將1萬元經濟補償金交到老人手中,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。
意外來襲,夫妻關系跌至冰點
原來,孫剛和王曉萍也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,兩人互敬互讓,兒子乖巧可愛,一家三口其樂融融。可是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兩人開始經常吵架,關系開始出現裂痕,但日子還是過的下去。而多年前的一場意外,又給這搖曳不定的婚姻重重一擊。
2014年4月,孫剛在上班時間被打,造成頭部嚴重創(chuàng)傷,對方支付10萬元賠償費用。住院治療期間,孫剛由母親一人照料,而王曉萍不聞不問,不僅自己從未到醫(yī)院探視照顧,還阻止兒子到醫(yī)院看望。很快10萬元就花光了,母親微薄的積蓄也所剩無幾,2014年年底,孫剛將自己的妻子告上法庭,要求妻子王曉萍履行扶養(yǎng)義務。
經審理,法院判決王曉萍將孫剛接回丁卯某小區(qū)的家中居住,履行扶養(yǎng)義務。然而,法院判決后,王曉萍并未履行。自此,夫妻關系裂痕越來越大,難以調和,矛盾愈演愈烈。
4年7次訴訟,法官病床前調解化恩怨
夫妻扶養(yǎng)糾紛、申請法院強制執(zhí)行、離婚糾紛、確認房屋所有權糾紛、返還原物糾紛……4年7次訴訟,這場意外,不僅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,也同時拉開了夫妻二人的訴訟大戰(zhàn)。
不能接受妻子不接自己回家,又要忍受不能見到兒子的痛苦,繼要求履行夫妻扶養(yǎng)義務后,孫剛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(zhí)行,因王曉萍無財產可供執(zhí)行,申請執(zhí)行人在住院治療,暫不能出院,法院執(zhí)行無果。心寒意冷,孫剛又向法院確認原來居住的丁卯某小區(qū)房屋所有權,判決生效后,再次向法院請求妻子返還房屋。
恩怨糾葛,形同陌路,王曉萍想結束這段婚姻。2015年開始,她多次向法院提出離婚。承辦法官考慮到夫妻之間具有扶養(yǎng)義務,而該案的當事人一方又為殘疾人,如果判決離婚,不利于社會家庭關系的穩(wěn)定,因而多次組織調解。第一次訴訟以王曉萍主動撤訴告終,第二次訴訟法院判決駁回王曉萍的訴訟請求。
2017年5月,王曉萍再次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。這場離婚案件的承辦人正是丁卯法庭法官楊柳。夫妻關系名存實亡,受理案件后,楊柳法官積極組織調解,多次到醫(yī)院與被告溝通,勸說雙方理性平和解決問題,最終孫剛同意離婚,二人協商同意兒子由妻子王曉萍撫養(yǎng);妻子王曉萍還同意支付1萬元的經濟補償。該案圓滿審結,這場長達4年的訴訟大戰(zhàn)終于畫上了句號。
雪中送炭,溫情舉動寒冬添暖意
“一想起這個案子,心里就沉甸甸的,有這1萬塊錢,他們就可以過個好年了。”1月24日,楊柳法官收到了原告王曉萍給予被告孫剛的1萬元的經濟補償。盡管暴雪將至,天氣寒冷,楊柳還是想第一時間把錢送過去。
案子審結后,楊柳法官一直掛念著孫剛和老人的生活。“上個月,我給孫剛的母親打電話時,她告訴我孫剛已經出院,和她一起回高資的老房子住了。”楊柳在審理案件時了解到,這套房子地址偏僻,想到孫剛腿腳不便、腦部受傷,而這個天氣年近七旬的老人來回奔波實在不便。于是,他電話聯系了老人,趁著還沒下雪,驅車幾十公里來到孫剛的老家中,把1萬元現金交到老人手中。
暴風雪即將來臨,窗外天寒地凍,屋內卻暖意融融。“最近天氣不好,出門買東西也不方便,這是我的一點心意。”楊柳法官還自掏腰包買了40斤的大米和一桶食用油帶過來,孫剛緊緊握住他的手,眼里是說不盡的感激之情。老人連連道謝,在屋子里轉了一圈,急切地想送點土特產表示感謝。楊柳法官婉言謝絕了老人的好意,陪他們嘮了會兒家常,才離開。
“要下雪了,路上滑,您就別送了。過幾天,有空我還會來看你們的。”車子駛出一段距離,楊柳法官看到老人站在路口目送著他不愿離去。他搖下車窗,向老人揮了揮手。(文中名字均化名)(鞠恩春)
責任編輯:董禮